首页 > 玄幻 > 庖丁捉鬼 > 第四二六章 又见鬼帝符

第四二六章 又见鬼帝符(1 / 2)

目 录
好书推荐: 天地义经 傅总虐妻别后悔 斗破:我和美杜莎女王共生了 我能修改自己的剧本 哈利波特与军情六处 无限制适应 御兽,不正经御兽家 穿越成为绝世医妃 灵武家族崛起 斗破:天之极境

好记的网址https://agxs.cc

    另一驾舆辇上的赵仲接过话头说道:「独孤辰大将军,试图抢在大潮之前扫平瀚海鬼域,这是走了一步险棋。」

    赵叔欲言又止,照样说了一句:「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良机,恐怕大多数将领都无法做到淡然处之。」

    包丁在一旁听了挑了挑眼眉,没有多说什么。

    两驾舆辇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多说什么。

    征西以及「征西大将军」,明显就是今上的授意。

    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今上这个封赏的意图,不过是没有落于纸面,不想日后授人口实而已。

    虽然当中出了一些偏差,譬如说魑蚺鬼帝的出现,但是虚肚鬼帝最终照样被剿灭了。

    瀚海鬼域已经被翰国硬生生的抹除掉了一半!

    而与虚肚鬼帝理应是打成了一个两败俱伤的罗酆鬼帝,其鬼域核心区就在不远处,自然就成了人族大军下一个征讨的目标。

    只要顺利的解决掉罗酆鬼帝,其他的鬼王完全不足为惧!

    赵仲刚才那一番话,多少已经有了一些提前甩锅之嫌疑。那,绝对会是一口好大的锅。

    独孤辰此战如果顺利的话,自然有人对封赏了「征西大将军」的赵伯君歌功颂德。

    而如果独孤辰此战失利的话,圣山多半不保,漠南的人族就会在大潮当中溃败,一路败退回白山。

    那就是一个劳民伤财、损兵折将、前功尽弃的下场!

    包丁此时才能深切的感受到古代将领统率大军出征在外时的那种艰难困苦。

    大军之帅不仅仅要面对强大的敌军,扑朔迷离的战局,还有来自阵营内部的掣肘甚至猜忌。

    征西征西,这当中,深层的,未必没有今上目光少远的「驱虎吞狼」之意!

    在那一位高高在上的君王眼中,大漠的人族与瀚海鬼域的两位鬼帝之间如果打成了一个两败俱伤,似乎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包丁一想到这里,脸上之前那意气风发的神色也黯淡了好几分。

    没过多久,两驾舆辇前方就出现了独孤辰大将军、魏无忌阁老、闻名宗师等人的那一路人马的阵营。

    阵营十分简单,两个厢车大阵分列左右,构成车阵,各有一万人马在里面严阵以待;阵外是数百游骑、武者为机动力量。

    包丁进了独孤大将军所在的车阵,一路见到了士卒虽然是一副枕戈待旦的样子,却明显并没有发生与魑兽群之间的战斗。

    两驾舆辇停在了大帐边上。

    众人聚集在了大将军的帐内,几乎是清一色的宗师,阵容相当豪华!

    嗯,除了全魂师之外,全都是宗师级的顶尖强者。

    独孤辰请闻名大师来向众人简单的介绍了目前罗酆鬼帝鬼域的情况。

    闻名介绍道:「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罗酆鬼帝,我方两万人马只是守着虚肚鬼帝与罗酆鬼帝两方鬼域之间的航道,并没有主动创议任何进攻。」

    「然而,罗酆鬼帝一方同样完全没有任何动静,连激荡的魑兽群也不多见。就算是不久之前虚肚鬼帝核心区的鬼域完全消散的宏大动静,也没有刺激到罗酆鬼帝。」

    闻名说到这里,向众人点头示意了一下,已经介绍完了。

    独孤大将军四下看了看,开门见山的说道:「如果虚肚鬼帝所说的大潮兴起时限是真的,那么留给我们的时光就不多了。各位抓紧时光,各抒己见。」

    赵叔抛砖引玉,说道:「或许正是与虚肚鬼帝所说的这个时限有关。大潮将至,拖下来明显是对鬼怪一方有利的。罗酆鬼帝没有理由强行提前与我人族开战。」

    众人都是

    暗自点头,认可了赵叔的这一番判断。

    闻名接过话头说道:「根据过来一段时光的观测,瀚海鬼域的鬼气涨潮期就在今天结束。」

    「换句话来说,最早今晚过后就可以知道究竟大潮会不会来。」

    「而无论大潮来或不来,人族大军这时刻都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与其等到浪头最高的时刻拍下来,还不如趁早主动创议攻击!」

    魏阁老点头,透露表现了对这种观点的支持。

    内库司的三位大人、两位宗主对视了两眼,最后由黄宗主开口说道:「大潮虽然没有虚肚鬼帝最后那一道鬼帝符的效果,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大潮的效果反而更加普及所有鬼怪,以及更加的持久。」

    「我们几人的建议也是要打!立即开打!」

    前面发言的几位,明显是代表了主战派的意见。

感谢各位书友对金失一倾心著作的网文小说(庖丁捉鬼)的喜爱,欢迎各位书友收藏+关注!追书不迷路

目 录
新书推荐: 逆境修天 德正道昭 剑主凡尘 妖神记之续章 玄幻:我,反派宗主打压气运之子 异境龙闻 余烬之铳 光明纪元 重返埃德加 五州精要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