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91章 文思院和匠户

第191章 文思院和匠户(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民国江湖二十年 全职法师之虚空盗窃手套 静谧双眼 恋综:从结婚开始 神职奶爸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重生从北影课堂开始 海贼世界的一刀超人 轮回塔:别人求生我刷分

好记的网址https://agxs.cc

和城寨建设相关的各类技能研发,让朱由检想到了一个名词: 项目牵引。 这是后世很常见的形式,朱由检上次因为通政司办报之事,推动印刷技能研发、印刷笔墨规范,就属于这个形式。 在大明这样一个农业国度,推动工业技能发展,最适合的就是项目牵引―― 就像新中国一五打算的156项重点工程一样,通过设立重大工程项目,促进相关行业和技能的发展。 报纸是一个项目,朱由检通过这个项目让工部设立大明印刷工坊、让翰林院制定印刷通用规范字表,把这些以前需要一件一件做的事情,放到一个项目里来。 城寨建设是一个重大项目,远比报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的实施,影响辽东战局。 甚至更大点说,它还关系到井田制―― 不把建虏打败,不把辽东收返来,怎么给功臣分封井田,再次实行井田制? 可以说,这个项目非常重大,朝野上下都会有许多人支持。 朱由检可以把自己想发展的工业技能,往这个项目里塞。 建筑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建材除了水泥之外,还有五金、钢材、玻璃、陶瓷卫浴用具,甚至还有供暖设备以及需要的煤炭―― 辽东的冬天太冷,城寨里面需要烧煤取暖。最好是用取暖锅炉集中供暖,节省人力不说,还会更加安全。 有了这个基础,蒸汽机需要的技能,可以奠定下来。 无论是煤炭、钢铁,城寨建设都很需要。 锅炉这个对蒸汽机很重要的技能,也可以用取暖锅炉的名义发展。 这三个技能成熟了,朱由检就能推动工业革命,让大明向工业国发展。 这让他下定决心,把城寨建设立项,找一个专门机构研发。 『现有的衙门之中,文思院最为适合,可惜它的名声有点差,而且级别太低。』 『一个正九品衙门,也无法调动足够多的资源。』 文思院带个笔墨,听起来似乎很文雅,其实是工部机构,主要负责器物制作。 最初设正九品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二人,一共三名品官。 但是从成化年间开始,宪宗皇帝任命工匠姚旺为文思院副使。自后相继不绝,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称为传奉官。 传奉官由宦官传奉圣旨直接任命,而且后来还由杂职转为文官职位,自然被文官深恶痛绝。对文思院这个机构,也是很不待见―― 一说节省开支革除冒滥,必然提到的两个衙门,就是锦衣卫和文思院。 像是专督仓场侍郎苏茂相,便在二十七日奏疏,建议革除锦衣卫和文思院冒滥官员。 不过对他提到的文思院匠官“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多支米三万余石”,朱由检却颇是疑惑,不知如何计算: 文思院副使从九品,俸禄是六十石,只算本色的话,就是四十二石。 三千多名匠官,为何只是多支米三万余石? 难道文思院大使和副使,每年本色俸禄只有十几石? 对此很是疑惑,朱由检召来内官监的人,询问这件事情。 被任命为内官监提督太监的刘若愚道: “本朝匠户有两种,一种是住坐,一种是轮班。” “住坐的工匠,每月上工十日。” “轮班的工匠,最初以二年、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输作三月。景泰五年,俱改为四年一班。” “文思院匠官有住坐,有轮班,三千多人实践同时在值班的,只有七八百人。” “所以每年多支米三万余石。” 微微点头,朱由检透露表现清楚了,又询问道: “有品级的工匠发俸禄,没有品级的呢?” 刘若愚回道: “洪武十一年令,工匠月粮直米,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

“成化十二年令,营造军民人匠,每名月给食盐一斤。” “工匠有军匠、有民匠,在内廷监局服役的,月支粮多在三五斗。”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觉得匠户服役的时光并不多。坑的地方在于,这是强制服役。无论是对在京城住坐的工匠、照样对外地进京轮班的工匠来说,这个制度都很坑。 住坐工匠每月上工十日,意味着他们只有二十天的自由接工时光,超过二十天的大活,他们就没有时光接。 外地工匠只需要每四年进京服役三个月,听起来似乎更好。但是以大明的交通,来回路上需要两三个月。可以说一次服役,就要耗费半年。 而且更坑的是,他们还得自带路费。赶路时也不可能上工,同样不会有工钱。 想着以后要改变这种制度,给匠户减轻负担。朱由检询问道: “有不愿上工的匠户吗?” “对那些人怎么办?” 刘若愚道: “不赴班者,输罚班银月六钱,故谓之输班。每班有三个月,故而征银一两八钱,分为四年,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 “有些匠户的手艺好,能够轻易交上这个钱,所以他们就不来上工。” “朝廷只能给他们加文思院官衔,才能让这些人过来。” “文官说要把文思院匠官革了,都是无知之言。” 朱由检听到这里都惊了,知道大明的匠户制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匠户觉得他们服役苦,朝廷觉得此刻的匠户不好管,让他们上工还得加官衔―― 双方都觉得吃亏,只能改变制度解决。 工部的匠官牵扯太大,朱由检决定从内廷改起,说道: “统计一下内廷的匠官,看看吃粮的有多少人。” “内廷需要发多少俸禄,又能收到多少输班银?” 刘若愚对这个已有统计,说道: “内府各监局匠官,带文思院副使衔者,总计二千二百五十有奇。” “如果这些人的俸禄全部由内廷支出,每年需要支米二万多石。” “班匠工银都是地方官员征解,不会运到内廷。” 这句话让朱由检无语,又想起大明的财务根本就是一团乱麻,没有统一的转运衙门。 这些钱地方收上来就用了,根本就不会转运到朝廷。谁能说清楚它们的来处,那才真是人才网job.vhao.net。 这更让他觉得,户工二部不能不改,九边数百万欠饷、大明工业化的促进,都要求他调解户工二部,让两个部门适应时代发展。 《崇祯少编》 天启七年十一月庚寅: 仓场总督苏茂相上言: 京军岁支漕米约计所入每年尝侵放六十五万石,目前犹以旧积支吾,不出三年,旧粮已尽,新粮未至,庚癸之呼必不能免。 伏愿皇上念积贮为天下大命,以后除鲜运外,断断不得分外请截,凡漕折轻赍等银悉贮为多放折色之用,不得那借一毫作边饷,庶乎日积月累,犹有续命之膏。否则仓廪一竭,民无粒食,将来京师岌岌之势有不可言者。 然京中兄食之大蠹莫甚于锦衣卫文思院。 臣据主事赵建极查下粮厅册,万历四十八年,锦衣卫官旗等项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员名。自顺乱政以来,三四年间增至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员名,此前增一万八千六百余员名,岁多支米二十二万有奇。 文思院匠官册载仅有七百五十二名,今增至五千二百八十八名,岁多支米三万余石。 夫岁入之粮稀微若此,岁出之粮冒滥若彼,伏祈遂一清核,庶乎漏卮杜、蠹孔清,所系于国计非澉小矣。 下所司议。 崇祯元年正月己巳: 工部疏言:内府各监局匠官带文思院副使衔俸总计二千二百五十有奇,请令各监局备造年貌文册,听本部核实清汰。

感谢各位书友对凤凰北斗倾心著作的网文小说(崇祯重振大明)的喜爱,欢迎各位书友收藏+关注!追书不迷路

目 录
新书推荐: 洪荒:鲲鹏! 子孙后辈助我长生 亮剑:从加载猎人面板开始 火影:带领宇智波建立海军本部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年代:从1978开始的文豪崛起 人在美综,神医凶猛 足球:从05世青赛开始 红楼好日子 修仙:我以水法证长生
返回顶部